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性场馆,也是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冰丝带”在建设过程中集百家之长于一身,特别是高技术含量的各种建筑材料,为“冰丝带”完美呈现作出了突出贡献。
国家速滑馆6000平方米预制清水混凝土看台板就是其中之一。据了解,清水混凝土弧形预制板的设计不仅凸显了北京冬奥会绿色、科技、节俭等特色,也体现了承接单位——北京榆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榆构集团)在预制混凝土领域先进的工艺水平。
“国家速滑馆是北京榆构集团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鸟巢)、奥运射击馆、奥林匹克网球中心等一系列奥运工程后,历经10余年品质传承与技术革新,承接的又一奥运工程。”谈到项目北京榆构集团总工程师刘昊表示,国家速滑馆具有三大亮点:其一,在总结吸取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建设经验后,在观众入口处设计了预制清水混凝土挂板及预制楼梯,极大程度提升了建筑质感;其二,国家速滑馆在国内大型体育场馆建设中首次应用弧形看台形式,增加了看台板的美感,与“冰丝带”建筑风格更加匹配;其三,秉承“绿色·环保”的理念,在国家速滑馆的预制看台生产中,利用项目桩头混凝土制造的再生粗骨料,生产绿色混凝土看台,充分响应了“绿色奥运”主题。
那么,清水混凝土预制工艺和普通建筑工艺有什么不同?对此,刘昊介绍说:“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预制,二是清水混凝土。预制是装配式建筑领域的一个概念,区别于传统建筑方式常用的现场浇筑工序。以‘冰丝带’看台板的深化设计制作为例,它是将看台板的每一个细节都严格设定后,基于企业对预制混凝土工艺的专业把控,经过数道工序在工厂里把看台板预先制备出来,然后运到现场安装。因为每块看台板的技术指标都是经过严格把关的,当把所有看台板运到现场拼装在一起后,它的整体效果也与设计图纸达到最完美的契合。”
在国家速滑馆预制看台工程项目中,体现绿色奥运理念的不止是清水混凝土预制工艺的应用,还有骨料来源。对此,刘昊指出,国家速滑馆看台板内的部分石子骨料来源于国家速滑馆工地打桩时凿掉的1000多根桩头。北京榆构集团将这些桩头破碎后,把石子骨料重新用在了看台板的生产上,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利用
除此之外,国家速滑馆预制看台工程从方案设计到模具加工、PC生产及施工安装,全部由北京榆构集团完成。其中的装配施工是由北京榆构集团旗下北京榆构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完成。北京榆构建筑是北京榆构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依托北京榆构集团在装配式建筑方案设计、模具研发设计及生产、预制构件研发及生产方面的优势,致力于发展成为装配式建筑领域的EPC工程总承包领跑者。“作为一家以‘装配式建筑设计—工程施工—PC生产制造’为核心产业链的一体化建筑产业集团,能为奥运工程出一份力,我们觉得非常有成就感。下一步,公司将不断发扬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在努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刘昊说。
责编 | 丁 涛
校对 | 张 健
监审 | 韩凤凤
(文章内容来源:中国建材报)
联系我们
电话:021-6157 3939
邮箱:info@wocasia.com官网:wocasia.cn